开始记账吧!少年˜
最近几个月事情特别多,换了工作,当了爸爸。老婆在家全职带娃,所有的经济来源都在我身上了。觉得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无节制地花钱了,所以想要找一个方式控制自己的花销,并记录下自己的钱到哪里去了。
事情的导火线是因为看到少数派推送的一篇文章: 摆脱超支困境,试试用这套「信封预算法」记账吧 。作为一个从来不考虑记账、也不擅长做预算的人来说,貌似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觉得应该好好规划下自己的”钱“了。我打算通过预算和记账两个习惯帮我解决以下几个事情:
- 老婆经常问我工资也不低啊,怎么每个月都存不下钱来?
- 每次还信用卡的时候,感觉没怎么花钱怎么要还这么多?
- 想清楚地看看自己负责和收入情况,定期能对我的”钱“做一个总结。
本篇文章会以以下方式进行组织,首先对吸引我进行记账的这个【信封预算法】进行介绍说明,接着阐述下最近几个月我记账的过程心得,然后对我目前的记账体系进行简单的说明,最后解释下我是如何解决上面提到的三个问题的。
信封预算法
目前常见的预算方法虽然很理论上没有问题,但是现实中很难完美达成。比如常见的预算方式把在年出规划好今年的预算,然后依此计算出每个月甚至是每天可以消费的金额。但是这和正常人的生活方式相差甚远。比如买衣服,一年预算12000买衣服,难道比如把这12000的预算划分到具体的月份甚至天上么?我只是希望一年只花12000块钱买衣服而已,并不是说我每个月都必须或者只能花1000块钱(12000除以12个月)买衣服吧?这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。比如这个月我只花了500块钱买衣服,下个月花1500就补回来了,常规的应用会展示第一个月盈余500,第二个月超支500。可这个【盈余】和【超支】对我预算本身没有太大的意义,我只想在一个更大的时间段上符合我的预算就可以了。
此时可能有人想到了,为什么不直接划分12000一年,今年的消费都从里面扣呢?这的确能做到我上面提到的需求,不过我希望我的花费能够更加均匀一些,而不是在第一个月的时候看到我有大量的预算就疯狂买衣服,到年底的时候反而没有剩余的钱买新衣服了。
而且,预算定得太死板容易对生活造成太多的限制和干预,这违背了做预算的初衷,预算是应该来指导生活而不是限制自由。比方说我给自己定下了一年只能花 5000 元在交通上,但今年回家的机票特别贵,那我也不可能因为这个预算超支而不回家。因而这个预算系统也没有指导实际行为的作用,即便它滴水不漏地围住了我的所有收入和支出,它也没有意义。
信封法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,将自己各个方面的预算的钱都放入各自的信封,每次花钱的时候都从对应的信封中拿钱。每个信封里面的钱就是对这个类型的支出的预算。
每当收到一笔收入的时候,将这笔钱放入相应的信封中(可以定义一个专门【存款】的信封)。所以每个信封中的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如果遇到有收入就可以增加各个信封中的钱,定期回顾的时候发现某些信封中的钱不够时,可以重新调整各个信封中的钱。
对于一般的上班族而言,可以在每个月收到工资的时候规划好这个月的预算,然后跟着执行就可以了。当遇到特殊情况某些类别需要更多的开销的时候,可以从别的信封划一些钱过来;当某个月有些信封结余较多的时候,可以将钱划到【存款】或者【年度旅行】这类信封中。
上述这个就是信封预算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,目前信封预算法的理念应用得最正确和到位的自然是订阅年费 85 刀、鼎鼎大名的 YNAB(You Need A Budget)。我没有用它,因为我不知道能坚持多久。
实践过程和心得
目前我记账已经持续了差不多四个月,算是慢慢变成一个习惯了。我的整个流程大概是这样的:
- 七月初看到关于记账的文章勾起记账的欲望,所以查了一些资料对比了一些记账的软件。
- 在app store上花了30块钱买了Money Pro,打算先培养习惯再选择软件。
- 记账两个多月后,感觉Money Pro的功能略显单薄就切换到了MoenyWiz上。
- 九月二十五日充值了MoneyWiz的年费,一百多块钱。
- 十一月,写了这篇文章。
刚开始使用Money Pro是因为感觉它的界面比较好看,不过它在管理预算上比较傻,报表的功能聊胜于无。后来切换到MoneyWiz以后才发现报表非常有用,可以帮助自己回顾以前的消费习惯和现金流,并且对自己的资产净值做预测。我现在就是属于钱不够用的阶段,就会把固定的周期性开销提前记录到软件中,然后查看自己后面几个月的银行卡余额情况,提前做好准备。有人说MoneyWiz什么都好,就是界面太丑了,不过现在MoneyWiz2020的UI已经改得很现代了,完全满足我这种苹果全家桶的需求。
我的记账方式
记账时间
我一般会在进行消费的时候记账,然后周末进行一次对账查漏补缺。
关于账户
我的主要消费账户是浦发信用卡,它的微信提醒功能中包含了消费时间、消费金额、消费渠道、账单金额等信息,可以很好的帮助我进行对账。次要手段是微信和支付宝中的余额,另外还有储蓄银行卡中的钱。微信和支付宝不主动存钱,基本都是红包或者别人转过来的钱,我不主动提现(因为要手续费),数额一般不大,用着用着就没有了。花呗已经被我关了,不差这一个月的利息,收货后入账的方式对于记账而言额外负担太重。
所以我现在的账户分类是这样的:
- 信用卡账户
- 银行卡账户
- 网络账户(微信、支付宝、网商银行)
- 负责类账户(借呗、房贷、车贷)
由于不炒股不买基金,投资和理财类我几乎没有,如果有需求的话可以建单独一类。
关于交易时间
我一把只把交易时间确定到天,具体几小时几分不做要求,看心情。一般实时记录的时间会比校准,周末对账补充的时间基本忽略。
关于交易对象
比较明确的会做记录,比如淘宝- 优衣库、麦德龙。有时候没必要记得很细,比如淘宝某小店我会直接记录成淘宝,京东这样的。外卖偶尔也会记录成饿了么或者美团,主要看平台上的商家知名度如何。
关于交易类别
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,每个人的消费习惯和目的不同,构建的交易分类体系完全可能会大相径庭。我目前记账的分类方式主要包含两种:消费目的和商品分类。消费目的的分类比如说:人情/某某某、运动/网球、通讯/话费等。按照商品分类的比如说:电子产品/游戏、服饰/衣裤、日用/厨房用品等。当构建好大体的框架以后,可以慢慢添加和调整分类。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统计和做预算,如果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完全可以随心所欲。参考资料:https://sspai.com/post/58025
如何解决我提到的问题
回到当初的问题,通过记账和预算我是如何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呢?
老婆经常问我工资也不低啊,怎么每个月都存不下钱来?
通过定期回顾每月的花费,可以更好的了解每一块钱都花到哪里去了。去除不合理的花费,做好未来的预算,花钱做到心中有数。我就在记账的过程中遇到了银行卡自动扣除我服务费的情况,一看账户余额和我记账的不对,到银行卡app中进行重新对账才发现的。银行很鸡贼,我的这些服务费的扣除是没有通知的。
每次还信用卡的时候,感觉没怎么花钱怎么要还这么多?
其实信用卡账单本身就有对账功能,不过我基本不用,因为根据时间金额和交易商家来回顾每一笔交易的内容实在太累了。现在利用手动记账,把每笔消费的信息都提取出来记录,随时可以汇总查看。
想清楚地看看自己负责和收入情况,定期能对我的”钱“做一个总结。
原来虽然各个银行卡能看到具体的收支情况,但是一来信息比较分散,二来没有正确的分类导致虽然有详情却没有归类数据没法分析。现在我随时可以看我每个月各个种类的花费情况,收入情况,非常方便。